德國房價近幾年來一路猛漲、勢頭強勁,引發人們對房地產泡沫化的擔憂。不過專家分析,這種擔憂大可不必。德國房地產研究學會(GIF)與房地產協會(BID)聯合公佈的「2017年房地產經濟因素」研究報告指出,德國房地產市場並未出現人們所擔憂的泡沫危機,其健康程度還可為歐洲其它國家樹立典範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
第一:房價區域性差別很大 從2007年至今10年時間裡,德國六個大城市柏林、漢堡、慕尼黑、科隆、法蘭克福和斯圖加特的住宅價格平均漲幅超過了50%。大城市的房價猛漲也帶動周邊中小城市的房價水漲船高,但在偏遠的鄉村地區和小城鎮,住房不緊張,甚至過剩。
第二:銀行貸款條件嚴格 銀行在房地產貸款方面一如既往地嚴格審查,為確保房產市場的穩定,還出現了比以往更加嚴格的趨勢,確保了房產市場既不會出現房價虛高,也不會因為還貸資金斷供而拍賣房產。
第三:租房比例高 美國次貸危機發生前,人們的自有房比例在短期內就大幅上漲了10%,而在德國自有房比例卻始終穩定,多年來一直保持在大約45%左右。
除了以上三點,德國的稅收法律也讓投機倒賣房地產的得利空間非常小,這也導致德國人在投資房地產方面相對保守,不足以吹起任何危險泡沫。
◎ 作者:王亦笑